从培养模式创新上重点发力!山南宫体育东科技职业学院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06-01 07:07:42

  NG SPORT“十几年前国家示范校建设期间,我们就提出‘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一条‘职场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如今,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我们仍然要不忘初心,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再发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谈到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张振东介绍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是职业教育一个永远研究的课题,模式创新,也让企业、学校南宫体育、学生“品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学校发挥专业优势,聚焦服务智能制造类产业、山东省“十强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学校、学生“三向奔赴”,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处处“开花”,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中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我和同学们在车间兼教室的课堂中,对服装设计、制作技能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魏维同学说。遵循学生成才规律,打造“理实一体教室(实训室)+教学工厂+项目工作室+技术研发平台”四位一体职场化育人环境,以企业订单项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等为载体实施职场化教学。科教融汇、校企协同,师生共同开展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科研反哺教学,助力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

  “我们平时学习训练的项目就是企业订单,这让我们提早熟悉了服装开发、设计、制作的工艺及流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2022级学生宋来艳深有感触地说,“我能在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中获奖,离不开我们平时企业真实项目的学习与训练”。引入生产实单,设计递进式教学项目,开展岗位实操,将劳动教育等思政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岗位需求、教学标准对接行业标准、评价标准对接企业标准、学习过程对接生产流程、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的五链对接,培养“会设计、精技术南宫体育、擅营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是我校双高计划建设A档专业群,针对本专业群,我校开发了85门模块化课程。学生可打破原有专业界限,群内跨专业选课,培养了学生技术技能和拓展、创新能力。”教务处副处长李洪建介绍道。学校构建了“校级-省级-国家级”课程建设与遴选培育体系,各个专业根据各自特色,按照“平台共享南宫体育、素质贯穿、能力递进、个性发展”原则,构建“通识平台+岗位基本能力平台+岗位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了1000余门线上课程。

  孙金平教授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老师,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她的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内,摆满了各种服装设计的样品和服装版型,既负责专业教学,还承担了尚德服饰企业的设计师工作。她和她的团队,依托校内教学工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企业专家一起,进行学生服装的设计、生产、营销等,形成了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教科研共同体,开展技术研究、实施模块化教学,参与教学工厂项目研发,解决纺织服装企业数字版型开发、服装智能生产等技术难题,开展服装设计、生产工艺等技术研发,实现共商、共建、互促发展,助力服装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发力,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是专业建设追求的目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自2019年实施“双高计划”建设以来,创新实施“产学研结合、职场化育人”培养模式,校企共建鲁泰产业学院和服装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学院,重构“两平台、两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组建结构化教师创新团队,培养纺织服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4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7.92%,在鲁泰纺织等行业领先企业就业比例为42.31%,毕业一年后在服装生产关键技术岗位担纲的比例达60.41%,创业率5.50%,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断提升,打造了一支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纺织大工匠、省教学名师、省行业首席技师等引领的教师团队。

  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职场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仅为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成长空间。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质量的教育供给,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